圆觉经结缘网
标题

已看铁骨经霜老,莫遣金心带雨斜。

来源:圆觉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23-05-25 11:03:10
已看铁骨经霜老,莫遣金心带雨斜。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明代张煌言的《野人饷菊有感》战罢秋风笑物华,野人偏自献黄花。已看铁骨经霜老,莫遣金心带雨斜。 译文翻译[请记住我们 国学梦 www.guo
已看铁骨经霜老,莫遣金心带雨斜。 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野人饷菊有感》

战罢秋风笑物华,野人偏自献黄花。

已看铁骨经霜老,莫遣金心带雨斜。 译文翻译[请记住我们 国学梦 www.guoxuemeng.com]

我在秋风中酣战方休,笑看周围的美景。乡村的人民偏偏送给我一束黄花。

我看那菊花的枝茎虽饱经风霜但仍象铁骨那样的坚硬,它护卫着花朵不受风雨袭击而偏斜。

注释解释

野人:居住在乡间的百姓。

饷(xiǎng):赠送。

物华:美好的事物。

偏:偏偏。

黄花:菊花。

铁骨:这里指菊的枝茎。

莫遣:不要让。

金心:这里指菊的花朵。

创作背景

诗人张煌言是著名的抗清英雄,居住在乡村的劳动人民赠送一束菊花给他,以表达对其的敬仰之情,诗人遂以菊为题写下了这首诗,表现自己的抗清志向。诗文赏析[搜索 国学梦 即可回访本站]

这是一首咏物诗。古人咏菊之作很多,但此诗为作者一念触发,灵感倏至而作。

头二句写作诗缘起,乡居野处的百姓出于对隐居的英雄的敬佩,相赠菊花。首句“战罢秋风笑物华”,起势不凡,一个“战”字,一个“笑”字,使横戈疆场而又乐观坚贞的民族英雄形象跃然纸上。次句“乡人偏自献菊花”,是对抗清英雄的崇高礼赞。诗的一、二句创造了赏菊的感情环境。

后两句则笔势急转,“已看铁骨经霜老,莫遣金心带雨斜”是全诗最铿锵有力、动人心魄的诗句。诗人由对自身的抒写转入对菊花的描绘。野菊挺秀的枝茎和灿然如火的黄花激发许多联想。花茎虽已经霜,仍不失挺拨咄咄之势;“铁骨”一词拟化出不畏风霜的菊花的伟岸不群的品格。诗人以怜惜的笔调写出对不畏风雨的菊花的爱护。后二句虽然字面上全为咏叹菊花的字句,但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野菊经霜不老的傲岸实为诗人自身凛凛正气的象征。无疑,后两句仍是在抒写诗人自己的豪情气概。

前两句是叙述,叙述中充满诗情,后两句借景抒情。“骨”与“心”都将菊花拟人化,赋予菊以人的性格。“骨”用“铁”字修饰,“心”用“金”字限定,既写出了菊花的凌霜贞姿,又写出了诗人的英雄品格。全诗写菊,又是写人,是写景,又是抒情,菊与人,景与情,洽合无间,融为一体。

此诗严格说来,不是纯粹的咏物诗,因为诗人的感情、精神时时介入其间,不过借菊花象征而已。但野菊的自然情态处处与涌荡于诗人胸中的奔逸之情相合,所以诗人才得以借菊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就实质而言.作者描绘菊花的诗句已创造出一种艺术形式,从而将主体感情固着其中,菊花成为诗人情感的一个对等物。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古诗原文[挑错/...

当家才知盐米贵,养子方知 当家才知盐米贵,养子方知

当家才知盐米贵,养子方知父母恩。...

当场不论,过后枉然。 当场不论,过后枉然。

当场不论,过后枉然。...

当家才知盐米贵,养子方知 当家才知盐米贵,养子方知

当家才知盐米贵,养子方知父母恩。...

当家才知盐米贵,养子方知 当家才知盐米贵,养子方知

当家才知盐米贵,养子方知父母恩。...

最新文章
以叔援嫂 以叔援嫂

以叔援嫂成语名称以叔援嫂成语拼音yǐ shū yuán sǎo成...

以卵击石 以卵击石

以卵击石成语名称以卵击石成语拼音yǐ luǎn jī shí成...

以半击倍 以半击倍

以半击倍...

以利累形 以利累形

以利累形成语名称以利累形成语拼音yǐ lì lěi xíng成...

以刺世事 以刺世事

以刺世事...

以危为安,以乱为治 以危为安,以乱为治

以危为安,以乱为治成语名称以危为安,以乱为治成...

以古为鉴 以古为鉴

以古为鉴成语名称以古为鉴成语拼音yǐ gǔ wéi jiàn成...

以势压人 以势压人

以势压人成语名称以势压人成语拼音yǐ shì yā rén成...

以卵敌石 以卵敌石

以卵敌石...

手机版 网站地图